DB5329∕T 114-2024 大理州夏播双低甘蓝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大理白族自治州)

ID

8673CE4FD3F04901BB46548F526FB32F

文件大小(MB)

0.74

页数:

8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1/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标准,DB5329/T 114—2024,大理州夏播双低甘蓝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2024 - 10 - 17 发布2024 - 11 - 17 实施,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ICS 65.020.20,CCS B 33 5329,DB5329/T 114—2024,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产地环境条件 2,5 技术要求2,6 栽培管理3,7 收获贮藏5,8 秸秆处理5,DB5329/T 114—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提出,本文件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炫、陈晓艳、李根泽、刘翠翠、符明联、赵凯琴、李建永、罗延青、张顺仁、,段江华、李树锋、杨献清、张宽华、朱灿美、李建标、官崇圭、董锐宽、陈彩杏、刘文权,DB5329/T 114—2024,1,大理州夏播双低甘蓝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大理州夏播双低甘蓝型油菜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技术要求、栽培管理、,收获贮藏、秸秆处理等,本文件适用于大理州海拔2200 m~3200 m 的山区、高寒山区、高寒坝区及环境条件类似地区的夏,播双低甘蓝型油菜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 414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种子,NY/T 415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籽,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790 双低油菜生产技术规程,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2982 绿色食品油菜籽,3 术语和定义,NY/T 415 、NY/T 2982、NY/T 790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夏播油菜,夏季(5~6 月份)播种、秋季(9~11 月份)收获的一年生油菜,3.2,双低油菜,低芥酸、低硫苷油菜,3.3,低芥酸,芥酸是油菜籽的油分中所含顺△13-二十二碳–烯酸,以所占脂肪酸组成的百分率表示。低芥酸要,求油菜籽中油的芥酸含量≤5.00 %,3.4,低硫苷,DB5329/T 114—2024,2,油菜籽中所含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以每克饼粕(水分含量8.5 %)中所含硫苷总量微摩尔数表,示。低硫苷要求油菜籽饼粕中硫苷含量≤45.00 μmol/g,3.5,区域种植,在一个种植区域内连片种植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不插花种植其它非双低油菜品种及十字花科作,物,4 产地环境条件,4.1 海拔范围,大理州夏播双低甘蓝型油菜的种植区海拔范围以2 200 m~3 200 m 为宜,4.2 气候条件,大理州夏播双低甘蓝型油菜正常生长发育较适宜的气温在10 ℃,最适宜的气温在18 ℃左右,要,求积温在1 100 ℃~1 300 ℃,4.3 土壤环境质量,按NY/T 391 中规定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和土壤肥力要求标准执行,4.4 空气质量,按NY/T 391 中规定的空气质量要求标准执行,5 技术要求,5.1 合理轮作,建立油菜与其它作物两年或三年一轮的合理轮作制度。例:两年三熟制区域,马铃薯(或玉米)-,麦类(或绿肥)-夏播油菜,中药材(或玉米)-麦类(或绿肥)-夏播油菜;一年一熟制区域,玉米(第,一年)-夏播油菜(第二年)-马铃薯(第三年),白芸豆(第一年)-夏播油菜(第二年)-中药材(第,三年),5.2 区域种植,大理州夏播双低甘蓝型油菜生产应实行区域种植,5.3 品种及种子选择,选择适应本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和耕作制度,并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且登记适应区域包,括云南省在内)的春性、半冬性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种子质量符合NY 414 的要求,5.4 抢墒播种,在适宜播种期内,当田间持水量达到60 %~75 %范围,及时抢墒播种,5.5 肥料使用,DB5329/T 114—2024,3,5.5.1 双低油菜生产中禁止使用油菜秸秆、果壳作原料的农家肥,5.5.2 双低油菜生产中非缺硫土壤不宜使用含硫化肥,5.5.3 采用三个结合的平衡施肥技术,即有机、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肥相结合,大量元素肥料,与微量元素肥料相结合施用,6 栽培管理,6.1 选地,选择上年(或上季)未种过油菜及其它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要求地势平缓、土层深厚、土壤肥沃,6.2 整地,上季作物收获后、油菜播种前要深翻晒土,深度20 cm~30 cm。播种前要开沟理墒,精细整地,使墒面表土疏松细碎。墒面大小根据播种地的土质、降水量等而定,一般180 cm~200 cm 开墒,沟深,20 cm~25 cm、宽30 cm 左右为宜。土壤质地粘重,降水量大的区域,墒面宜窄,沟宜深;反之则宜宽、,浅,6.3 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1 d~2 d,选用生物杀菌剂、杀虫剂拌种,预防苗期病虫害,6.4 播种,6.4.1 播种时期,播种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提早。海拔3 000 m 以上地区在5……

……